开云:黑龙江哈尔滨战平,保级形势严峻

意甲 6℃ 0

  9月18日,中秋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民周家林来到新落成的哈尔滨市民大厦。

  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窗口,周家林递上申报材料。10分钟后,哈尔滨市第一张“五证合一”营业执照打印出来。

  “以前要经过5道关口,至少要跑上半个月的审批程序现在一天不到就完成了。”顺利拿到黑龙江鑫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的周家林感慨地说,“哈尔滨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我要为政府工作的高效率点赞。”

  周家林点赞的背后,正是哈尔滨以法治思维打造优良发展环境的决心和魄力。政府“轻装”上阵,发展蹄疾步稳。一系列简政放权的“先手棋”密集发力,激活干事兴业的良好环境。

  “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振兴。哈尔滨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权力“瘦身”带来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大道至简的制度“红利”正在转变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行政审批叫响“哈尔滨速度”

  5月31日,哈尔滨市民大厦投入试运行。

  这座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效能监察于一体的综合行政服务平台是哈尔滨乃至全省最大的直接面向企业群众的行政服务窗口,在提供优良办事环境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审批走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以前办理各种证照,要拖一个拉杆箱装材料;现在,变成了‘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站办结’,只需夹个公文包就行了,太方便了。” 哈尔滨广联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琚说,“我们搞工程审批的都对‘哈尔滨速度’赞不绝口。”

  把方便带给办事企业和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从2014年起,哈尔滨市开展梳理优化审批事项流程和权力流程图工作,把市本级355个事项细化为699个,梳理全市权力运行流程图和一次性告知单各4810个,尽最大可能压缩了审批时限。

  “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站办结”,哈尔滨独创“量体裁衣”式智能化审批系统实现了信息多走路、百姓少跑腿,让行政审批由“万里长征”变为“百米冲刺”。

  通过大数据技术,哈尔滨开发出了简单易行的智能化审批系统。可在企业正式进行建设项目报审时,直接一次性生成只适用于申请企业的、有针对性的专用审批流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智能化”审批服务,让审批时限逼近极限值。

  据统计,实行新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后,审批环节减少28.7%,审批要件减少58.6%,审批时限减少25%,办理最快的集体土地上公益类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只需19个工作日。

  备受哈尔滨市民关注的“宜家家居”项目,运用新的审批流程仅用19个工作日就办理了“项目意见书”等7个要件,原来至少需要41个工作日;哈尔滨汽轮机厂在自有土地上新建核电重型工业厂房项目,政府部门采取联合踏查、联合审图等服务机制,为企业早日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大处室”改革打通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一场政府“瘦身风暴”涤荡冰城。哈尔滨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大处室”改革,一举裁撤155个处室,平均精简比例达到28.13%。政府权力“瘦身”,推动了政府效能“健身”。

  市人社局在全市率先启动“大处室”改革,把局机关内设35个行政处室、局属28个事业单位,分别裁减压缩到21个行政处室、17个事业单位。精简比例分别达到34.3%、39.3%。

  改革前,市人社局的就业创业工作由就业促进处、创业指导处、社区工作处、失业保险处、农民工工作处等5个处室分别负责;人才工作由人才流动开发处、专技处、外专处、对俄办等4个处室分别负责,存在着职能交叉、分工过细的问题。“大处室”改革后,这两项工作分别由合并后的就业创业处和人才工作处负责,不仅明晰了责任权力,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大处室’改革,我们有效解决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权力集中、腐败滋生,职能不顺、掣肘严重,机制弱化、缺少竞争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刘志军说,改革后,人员结构、内部环境得到优化,群众、企业、部门办事更加方便,不必来回跑、跑多个部门,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

黑龙江哈尔滨战平,保级形势严峻

  市人社局工作效率的提升,正是哈尔滨“大处室”改革成果的一个具体体现。

  前不久,哈尔滨市政府宣布,政府部门内设机构改革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通过“搬神撤庙”,“大处室”改革将市政府部门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由172个减少到32个,分管审批工作的领导由97名减少到32名,分别减少了81.4%和67%,处室平均编制数由改革前的6.1个增加到8.4个。“大处室”改革极大地缩短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走廊”。

黑龙江哈尔滨战平,保级形势严峻

  “部门大了,强化了承载力;关系顺了,减少了摩擦力;责任清了,增强了执行力。”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璞说,“大处室”改革不仅有效破解了报件“旅行”、审批“长征”等问题,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因职能重迭、利益寻租引发的相互扯皮和工作低效。

  通过“大处室”改革打造出“轻装”政府,哈尔滨完成了部门职能整合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共有130多个处室剥离了审批职能,300多名工作人员离开了审批岗位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从根本上破解制约行政效能的“中梗阻”。

  哈尔滨的“大处室”改革找准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打通了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营造出更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

  道外区团结镇公路港物流园区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投资50亿元的传化智能公路港项目去年10月拿到立项证明后,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办完了全部前期手续。

  “哈尔滨办事的高效给企业吃了‘定心丸’,我们对在哈尔滨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传化集团黑龙江公司总经理孙硕说。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法治化思维优化发展环境,一系列简政放权“组合拳”在哈尔滨持续发力。

  ——制定实施进入企业检查审批和备案、免打扰、“双随机”摇号检查等制度规定,狠刹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四乱”歪风;

  ——率先在全国有立法权城市中取消了所有市级自设行政审批事项,2013年以来市级下放区级事权累计达136项;

  ——39个政府部门已全部完成“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政府事权由此大幅精简了52.5%;

  ——与行政审批相关中介服务事项削减35%,取消审批中介服务81项,12家“红顶中介”脱钩改制,打通行政审批“中梗阻”。

  最大力度地优化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市场活力——哈尔滨的努力,从未停歇。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